全国服务热线
13509001525LCP中文名称为液晶化合物,所谓“液晶”就是:物质在熔融状态下既拥有液体的流动性,又保持着晶态物质分子的各向异性有序排列,形成一种兼有晶体和液体的部分性质的中间态。液晶显示器通过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目的。
作为一种液晶高分子化合物,LCP拥有液晶高分子材料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,如高强度、高模量、突出的耐热性、极小的线膨胀系数、优良的阻燃性、电绝缘性、耐化学腐蚀性、耐气候老化和能透微波,以及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能等。
LCP的分子主链上存在大量的刚性苯环,这决定了LCP独特的加工性质,LCP加热到一定温度时,只要稍微给一点剪切力就会拥有水一样的流动性,这一特性使LCP更容易成型薄壁小型化的连接器部件。
1.LCP最早是在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Reinitzer观察胆甾醇苯甲酸酯的时候偶然发现的。
2.直到1941年才开始对液晶聚合物LCP展开研究
3.1966年杜邦公司首次制出LCP产品——具有高强度、高模量的纤维FiberB
4.LCP逐渐走向市场,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。成为5G热点材料
近些年5G研究兴起,LCP突然成为了5G热点材料,原因何在?其实想搞清楚LCP为何能够用作5G材料,我们必须要知道5G材料需要什么样的特性。5G通讯简单来说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,目标是在4G的基础上提高数据速率、减少延迟、节省能源、降低成本、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。要达成这些目标,5G通信对材料最重要的需求就是: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要小。
我们在工程塑料物性表中常常看到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这两项指标,但是这两项指标对材料的应用性能什么影响却并不十分清楚。
介电损耗比较好理解,就是材料在电场中因为发热而损耗掉的能量,体积电阻率越大,介电损耗就越小。作为需要高效低损耗传递电磁信号的5G材料,介电损耗当然是越小越好。介电常数的大小表示该介质中空间电荷互相作用减弱的程度。通俗来讲,介电常数越低,损耗越小,信号传输越快,延迟也越低。值得注意的是介电常数与电阻率无关。
我们常说的低介电材料其实指的就是介电常数低的材料,低介电材料的研究是同高分子材料密切相关的。传统半导体使用二氧化硅作为介电材料,氧化硅的介电常数约为4。真空的介电常数为1,干燥空气的介电常数接近于1。5G要求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在2.8-3.2之间。可以看出LCP和被称为“塑料王”的PTFE十分接近对5G材料的要求。在经过特殊处理后它们的介电常数还可以更低。
LCP不仅有较低的介电常数,而且电性能十分稳定,即使连续使用温度高达200-300℃也不会影响其电性能。且流动性高加工性能良好,十分适合代替PI制造手机天线。一般的手机天线板、摄像头模组板、NFC板都可采用柔性可弯折的PI基材。
目前手机天线基材主要是PI,PI虽然耐热性卓越,电性能良好,但相较于LCP来说,PI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较大,且具有吸湿性,在高频传输时稳定性较差,无法作为5G天线使用。因此LCP是目前最好的替代品。电子电气是LCP的主要市场,除了手机天线以外,LCP还可应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、人造卫星电子部件、喷气发动机零件、汽车机械零件、医疗材料等。